“哎呀,工作好烦”
“这鬼天气,冷死了!”
“小孩子不肯做作业,头疼死了。”
“同事真难相处”
……
研究发现,人一天的平均抱怨次数大概15 - 30次。
适度的抱怨有积极作用,过度则有害,今天的文章将教会大家学会有效抱怨,让抱怨成为我们人际沟通、解决问题的小助手。
-01- 适度的抱怨有积极作用
抱怨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每个人都会抱怨,因为每个人都会有委屈。抱怨是我们表达不满或者后悔的一种方式。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适度地抱怨是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疏导情绪甚至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度抱怨就像一种慢性腐蚀剂,不仅腐蚀着我们身体,还会侵蚀我们的心理,而且也会腐蚀聆听的人。
-02- 过度抱怨的坏处
抱怨太多,我们会变得消极
研究发现,当抱怨变成了一种习惯,会使这种负性思维习惯在大脑里面根深蒂固,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消极。
抱怨太多,会越来越笨
研究发现,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抱怨带来的压力之下,他大脑中的海马区中的神经将会受损,从而导致诸如记忆和适应能力等认知功能的降低。
抱怨太多,会增加患血管疾病的风险
除此之外,抱怨还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压力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听他人抱怨,大脑也会受损
更可怕的是,常听他人抱怨,大脑也会受损。国外的神经科学家与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一样,如果让它听到了太多负面信息,很可能会让聆听的人也变得消极、悲观。
-03- 什么是正确的抱怨姿势?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抱怨姿势?我们又该如何减少抱怨呢?
1、注意抱怨对象、场合、方式
抱怨也要分对象、分场合、分时机,更需要分尺度。
最明智的选择是避开当时冲突的环境,寻找一个相对私人场所进行沟通。
另外如果你的抱怨是发泄、批评、指责,那么很容易引起冲突,从而伤害你的人际关系。
你可以尝试非暴力沟通(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xxx需求+我请求),这样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抱怨。
2、控制情绪
如果抱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纯粹的发泄,那么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控制情绪,降低音调,就事论事,不要进行人身攻击。
3、把需要抱怨的事情写在纸上,撕毁丢弃
通过找朋友、爸妈或者亲人抱怨,的确是可以帮助宣泄负面情绪。但如果你的朋友和亲人无法理解你的负面情绪,或者他们开导你的方式反而使你更加生气,那把它写在纸上是一个相对更合适的做法。
当你需要抱怨的时候,不妨试试找一张纸,将你的抱怨写在纸上,然后大力撕破、揉成纸团丢掉,让抱怨像垃圾一样被丢掉。
参考书目:
《抱怨的艺术》[美] 盖伊·温奇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看过
《中智EAP心理科普|常抱怨会越来越笨?常听抱怨大脑会受损?》
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