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EAP签约咨询师 姚兵
记得有一年春晚,郭冬临出演的小品《有事您说话》,塑造了一个“好好先生”的经典人物:他不会拒绝别人的要求,只能不断地为难自己,以求维持良好的“人缘”。
特别是那一句满含热诚和委屈的经典台词“有事您说话”,一度成为了当年街头巷尾的热议词,相信曾给很多朋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们为了经营出更好的人际关系,努力去扮演“好好先生”的角色:因为怕得罪同事,所以在开会的时候,即使内心并不真正赞同对方的观点和态度,也会违背内心去附和别人;
因为想讨好上司,所以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工作现象不敢怒、也不敢言,做出乖顺、认同的样子;因为想要有朋友,所以不能拒绝别人的替班、换岗、借钱等等要求……
在临床咨询中,我发现不少来访者都曾经试图通过做一个“好好先生”,来赢得别人的好感,但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甚至让自己变得更加不重要、不起眼了。那是因为,这种人际交往方式,并不一定能获得他人的认可,也自然不能帮你在人际交往中增加分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人们在选择朋友时总是乐于寻找和自己有一定相似性的人,这种相似,可以是外貌相似、学历相似、经历相似,也可以是喜好相似、态度相似、价值观相似。俗语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表明了某种相似性,可以自然而然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吸引力。
与我们相似的人,可能比我们想的要少。而人是社会性动物,是需要从属于某一个群体,让自己贴上群体的标签,才会心安。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够自信的人来说,他们会固执地认为,如果想让群体接受自己,那就最好跟群体里的每个人都保持良好关系,避免跟任何人发生人际冲突。
怎样避免冲突呢?只要做到“三不”就可以,即“不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不否定他人的行为,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于是,“好好先生”就这样华丽丽地诞生了。
虽然一味妥协、不敢直言的“好好先生”们是为了增加他人对自己的好感,可惜这种做法并不成功,至少是事倍功半的,因为一个缺少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在群体里往往不被重视。
那么,到底该如何增加我们的人际吸引力,同时刷出团队存在感呢?我的建议是,用好“改宗效应”。
“改宗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提出的。他发现,相对于单纯的给予,先剥夺、再给予的过程会制造出更多的欢乐。把这一发现移植到人际交往中,就是要先反对、后同意TA的观点,这么做可以增强你在TA那里的受欢迎程度。
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一个原本的反对者改变观点,成为一个支持者,那么相对其他支持者,那名“改宗者”(改变观点的人)更容易获得我的认可和友谊。这就是“改宗效应”。
这是为什么呢?虽然人们在选择朋友时总是找相似的人,但是对于一些值得借鉴的不同意见,也会拿来作为自己的参考并引发反思。当一个“反对者”改宗成为“同意者”后,便同时具备了上述两种特质:既能提供不同的意见,又会成为观点一致的同盟,所以“改宗”者才会得到他人的更多好感,成为选择朋友时的上上之选。
早在我国古代,就发现了这一现象,所以才会有“欲扬先抑”、“欲迎还拒”等成语的出现。再比如,大家都非常熟知的“三顾茅庐”、“七擒孟获”的故事,都是一方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改变了另一方的观点和态度,从而双方结下了深厚情谊。
总之,“改宗效应”证明,人们更喜爱那些在自己的影响下改变观点的人,而不是一贯附和的人。越是重大的事件和艰难的改变过程,人们越享受对方从“反对”到“同意”的态度转变,因为这样可以彰显出自己观点的力量及对他人的影响力,从而产生更大的胜利快感。
有的朋友会问,既然“改宗效应”可以增加某人的吸引力,那我就遇到啥事都反对,反对完了再去赞成,是不是大家就都喜欢我了呢?
当然不是!这种不问青红皂白、为了反对而反对的人,只能成为群体里的“刺儿头”“事儿妈”,根本就不招人喜欢,你再匆匆改变观点,立场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人家还会觉得你改操易节、出尔反尔,基本上你的个人形象就全毁了。因此,必须谨慎把握“改宗效应”的分寸。
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遇到苦药还是不想喝,遇到反对意见还是会有抵触情绪。所以,要想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吸引力,一方面不能扮演“好好先生”,人云亦云唯唯诺诺;另一方面就要选择在合适的时候扮演一个敢于直言、有独立见解和敏锐洞察力的“改宗者”。
比如,某位同事提出了一个项目方案,你要先扮演一名“反对者”,提出你的不同意见,指出方案的不足。
注意你的反对要有理有据,可以促使同事深入思考、自我反思、有所收获,而后再肯定方案中的合理部分;等到同事将方案修改完善之后,你就可以放心地做个“改宗者”,旗帜鲜明地站到他身边,支持这个新方案。
如此一来,这位同事一定会把你引为平生知己,以后再有团队讨论时,他也会更加重视你的存在和态度。
善用“改宗效应”,收获一份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吧!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看过
《中智EAP心理科普|这次,我不会再妥协了》
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