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智EAP签约咨询师 张心怡
你是否曾经在床上拿着手机,像是被吸进去一样杀着时间,停不下来?你是否曾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却也停止不了如潮水般涌入的念头?
虽然每个人对于睡眠时间的需求不一样,但是长期缺乏睡眠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智力发展和身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国外发达国家的失眠发生率为27%,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问卷调查中显示,成年人失眠发生率为38.2%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某些特定疾病也会导致睡眠异常,例如:精神障碍、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以及酒精或药物的滥用等。
此外,心理学家和其他医疗专家发现一些系统的异常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睡眠问题,例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功能、免疫系统等。
好的睡眠对于心情、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维持姣好的身材都有较大的帮助。
此外,高质量的睡眠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免疫系统,也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长期的熬夜会危害新陈代谢、心血管、情绪和大脑。
睡眠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越是紧张、害怕睡不着, 越容易失眠。有些人会有些不良的想法:“失眠伤肝、伤肾,让自己长皱纹,让自己更难看,让自己的身体长肿瘤,影响自己的脑功能,影响明天的工作,明晚可能也睡不好”等一系列灾难化的思维。
这会导致恶性循环的形成:一个预期的焦虑,导致失眠,继而下一个晚上更加的预期焦虑,严重失眠,然后白天补觉,导致失眠的恶性循环。
了解自己的负性认知,调整不合理的成分,通过寻找证据,探索不支持负性认知的理由来挑战认知。
一两天睡不好也没有关系
写下自己的消极想法,并进行挑战
总是思考隔天的计划,不妨上床前快速把自己的计划写下来
很多人早上起床后抱怨:“我根本就没睡觉,整晚我觉得自己在做梦,我没有休息好,现在还是晕晕乎乎的。”
睡眠其实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就是产生于快速眼动睡眠,有的人在快速眼动睡眠期觉醒,就能记住这个梦境,有的人在非快速眼动睡眠觉醒的,可能感觉自己没有做梦,所以每个人的觉醒的时间不同,醒后的感受也有所不同。
每个晚上都有三到六个非快速眼动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的交替过程,每个周期约有90-120分钟,所以感受上做了一晚的梦,没有睡着,不代表真的没有睡眠。
此外,人体往往在夜晚的早期产生更高比例的慢波睡眠,所以,早睡早起会比晚睡晚起更加有效。
大部分人在辛劳工作一周之后,终于等来了梦寐已久可以睡懒觉的日子,认为辛劳一周,一定要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不仅不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好的休息,反而会因为睡懒觉的时间过长,导致周一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下降。
很大程度上因为人为造成的“时差”导致生物钟的紊乱,延续到接下来的几天都效率下降。但是,不代表周末不可以睡一会懒觉,而是周末的起床时间与平时的起床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的时差。
很多人会在工作了一天之后, 躺在床上刷手机,趴在床上看书,这会打破床和睡眠的条件反射,继而引发失眠。
如果是在床上翻来翻去、辗转反侧睡不着,就尽量不要在床上躺着可以下床做一些放松的活动,例如坐着看看书,背一背枯燥的英语单词,或者是听一些轻音乐,等有了困意再去床上睡觉。
不管晚上睡多久都准时起床,白天早晨不去补觉,这样逐渐增加睡眠压力就会建立起躺在床上就想睡觉的条件反射。
大家可以按照以下图片中的姿势来进行拉伸放松, 寻找到最适合、最喜欢的拉伸放松方法,帮助自己进行睡前准备。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看过
《中智EAP睡眠科普指南| 你会睡觉吗》
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