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习的时候别人在玩耍,我在玩耍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休息了。”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很努力的小伙伴,他们争分夺秒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似乎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日复一日地地转,周而复始。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小伙伴似乎每天在偷懒,养生休闲娱乐运动,一样都不落下。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我们总是把蚂蚁称为勤劳的楷模,但它们又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勤劳蚂蚁”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懒蚂蚁”整日无所事事、东张西望。
日本北海道大学一个关于蚂蚁的实验:发现“懒蚂蚁”在群体中占20%,而“勤劳蚂蚁”占80%。
但当断绝了所有蚂蚁的食物,那些“勤劳蚂蚁”表现得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众蚂蚁向它们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了。
这就是懒蚂蚁效应,“懒蚂蚁”事实上并没有在偷懒,而是在不断地对新事物进行探索。所以,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相对空闲的人们,很有可能就是那只“懒蚂蚁"。
他们看似懒散,实则却是一个组织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在组织危机的时候,他们能够挺身而出,及时化解危机。不过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有可能真的是在偷懒哦~
看起来“勤劳蚂蚁”和“懒蚂蚁”的角色都不好充当。那么,我们应该在工作中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呢?我们又该如何实现“勤劳蚂蚁”和“懒蚂蚁”之间的转变呢?
事实上,工作和生活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我们针对不同的情景,对自己的状态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我们需要作出相对应的妥协,进行重心的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
当我们尝试调整自己的状态时,要关注以下三个关键点:
首先,要尝试着对任务进行分门别类,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这可以帮助你在进行一项任务时,尽可能地避免分心,并且对任务保持专注。比如,当你在陪伴家人的时候拼命工作,那对家人和你自身而言,都会影响体验感。
有时候,工作和生活中总会有一些额外的要求,可能会打破原有的计划。尽管拒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值得你去做。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担下来,这会不断挑战你对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当然,在能力范围内的工作,我们还是要把它纳入计划好好完成的哦~
平衡是我们为自己做出的安排,而不是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倘若我们只是一味地满足他人的需要,久而久之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个过程中被磨灭了。身边的人可能因为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感到快乐,而你却感到了孤独和忙碌。
平衡不仅仅意味着选择和取舍,还需要我们承担相应的后果。它很简单,却又很复杂。我们不妨尝试一下三个小建议来帮助自己对工作和生活做出平衡。
想要一下子就将工作和生活进行无缝衔接的确是件困难的事。尽管我们无法每天都是完美的,但是可以尝试着去实现一周的平衡,甚至是一个月的平衡。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解任务,并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占比。
工作时,我们需要努力追求时间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这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完成工作,从而有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比如,你可以尝试着提早一天制定计划,在自己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或者通过一些效率提升小功率来提升自己的专注度。
仪式感的建立,可以很好帮助我们识别现在所处的状态。心理暗示可以增加你的心理能量,帮你实现并快速进入不同的角色。比如,你在出门上班前的一刻,对自己说一句“XXX,今天工作也要加油呀!”;下班回家时,对自己说一句“XXX,今天辛苦了。”,这可以帮助你进行工作和生活的角色切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是“勤劳蚂蚁”还是“懒蚂蚁”呢?
中智职业心理健康中心成立于2002年,隶属于中智集团旗下的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在大陆推行了19年EAP商业化运行的服务商,至今已经服务企业200余家,累计服务3,000,000+员工及其直系家属,87%客户持续服务5年以上,服务覆盖全国。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内容部分来自内容作者或互联网自动抓取。相关文本内容仅代表本文作者或发布人自身观点,不代表关爱通观点或立场。关爱通力求此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也不保证未来内容不会发生变更。 如本网展示内容的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关爱通会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邮箱:ying.zhou@guanaitong.com